亲售网_中国最大的书法、绘画、民间工艺、摄影、图书艺术品交易平台

小电的亲售店

小电 共477件作品 关注
店铺信用:4
作品描述:

  • 作品名:绿色城市法则: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变(全彩)
格: ¥236.80
配送:

标签(TAG):
销售情况:售出 0 件(0 条评论)
所在地区:中国

商品推荐分成 0 %:

 目录

8序一和序二
12自序

18设计工作室课程

开篇
20城市可以是绿色的吗?
引言

系列照片
28典型的后工业时代城市

 

 


第一章
将限制条件转变为机遇

  64城市与后工业时代
108低碳甚至无碳未来的
          生态区和生态城市最佳
          实践
124变革推动力:向零碳可
          持续发展城市转变
142第一章参考文献和注释
146第一章图表和插图

 

 

 

第二章
绿色城市法则总汇

21215条核心法则
214绿色城市的概念模型:
          15条法则
246转型:作为发电厂的
          城市和鼓励农作的城市
          景观
310追求技术创新:从智能
          电网到太阳能制冷,
          再到多层木结构建筑
350第二章参考文献和注释
356第二章图表和插图

 


第三章
案例研究

396纽卡斯尔市
        (澳大利亚)航拍图片
398案例研究1:城市校区
          ——增加密度、“城市
          填充”和城市更新
506案例研究2:港口城市
          ——扩展城市滨水区
584案例研究3:绿色走廊
          ——城市连通和线状景观
658案例研究4:塔里滨水区
            ——地区级城镇复兴的
           总体规划:正在形成的
          可持续社区

 

 

 

第四章
展望低碳或无碳的未来

670亚太地区快速城镇化的
          影响
708密度和紧凑型社区
720发展中国家投身社会事
          业的建筑师
730前方的挑战:绿色城市
          的研究议程——转变我
          们的城市
740第四章参考文献和注释
744第四章图表和插图

          结语
758城市主义和城市设计
          需要如何改变?
761城市数据

 

 

附录

770访谈:与绿色城市
          规划师、绿色建筑师和
          绿色工程师会面
7922008年“生态城市宣言”
           摘录
7942007年“太阳能宪章”
          摘录
796有益于健康的社区和
          城市的要素,2008年
800主题演讲:“绿色城区”
804可持续城市建设与理论
          名人录
848词汇表和重要网站
870城市未来+城市重建工作
          室和展览
874工作室致谢名单:城市
         未来+城市重建工作室
          的参与者
878致谢
879作者简介
884图片版权

 前言/序言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探索城市本身的环境和社会情况,也试图建立城市与其日益国际化的城市边缘地区之间的关系。我得出的一条结论是,努力建立可持续城市,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城镇化世界里,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及新的方式,来看待和理解城市,以及城市生活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改变使用资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的方式,我们就无法一直在地球生活下去。特别是全球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大城市扩张似乎不可遏制,它们消耗掉了世界上的大量资源,并最终将给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带来极大的恶果。

城市规划师、土木工程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建立能够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空间结构。我们希望他们设计和建造安全的住所,供我们在城市里高效地活动;我们希望他们提供工作、娱乐和聚会的怡人空间。我们喜欢没有污染和垃圾堆放的城市环境。但是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城市对周围地区产生的影响。我们这个城镇化的社会,依赖于化石燃料提供动力的工业、农业和运输系统,已经对世界的生态系统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近期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中提到,在过去的30年里,1/3的自然环境已经受到毁灭性破坏。对城市居民、建筑师、土木工程师和城市策划师而言,扭转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倾向正日益成为(并且至今仍是)越来越突出的挑战。

本书通过运用城市再生策略和绿色城市概念模型,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想法。这些观点在作者四年的工作室实践中得到验证。他选取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市作为研究对象,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观点,并将该市作为发达国家面临制造业下滑的所有地区级城市的通用案例。本书试图探索的主题有:城市可以是绿色的吗?我们如何建立自然风景优美、社会群体和文化多元,同时保证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在近期的研究中,我借鉴了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的研究成果。冯杜能在他的《孤立国》一书中,对城镇与周边地区的融合方法做了完美的描述。作为区位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第一个建立了市场、农作系统与它们所在位置之间关系的分析模型。中世纪的城镇是这一模型的绝佳代表。冯杜能介绍了城镇被界定分明的农作和林业系统所环绕的内在逻辑,这个包围圈由4个不同的区域和1个最外围的区域组成,每个区域的用途各不相同。然而,当主要交通路线(比如可通航的河流或者当今的高速公路)建立时,这个包围圈就会被打破,继而被越来越多的线性系统所代替。目前,整个交通系统支撑着我们的城市。

目前,科技的进步使得飞机可以承载着食品从地球的一端飞到另一端,但这是以大量的能源消耗为代价的。食品和货物长途运输的廉价服务受到质疑,因此冯杜能的分析模型在当今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本书基于城市农作、城市风景和分散式能源利用的生态城市观念很有价值。这些观念是基于新的绿色城市主义的实用法则建立的,并通过密切相关的案例研究加以支持。斯蒂芬莱曼的设计工作室很好地阐释了这一全新的绿色城市主义。这是一本重要的、密切相关且非常热门的书,全世界的决策者都有必要读一读。

                                                           赫伯特·吉拉德特
伦敦,2009年10月

内容简介 

    如何设计、建设和运营城市及基础设施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本书展示了如何通过建筑与城市设计策略,来改造和升级后工业时代的城市。答案是运用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可更新建筑类型的节能的、零碳的模式。本书介绍了基于绿色城市法则的城市可持续扩展新模式。本书的第一部分明确解释了这些法则及其应用,并配有清晰的图表,便于读者理解。随后,通过后工业时代澳大利亚城市纽卡斯尔的深入的案例研究,进一步探讨、应用法则,因为这座城市正处于发展演变的重要节点。本书提及的绿色城市策略在规模和相关性上既有地方专属的,又有全球通用的。

 作者简介

    吴小菁,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译著包括《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利用》。